dìnglíng

定令


拼音dìng líng
注音ㄉ一ㄥˋ ㄌ一ㄥˊ

定令

词语解释

定令[ dìng lìng ]

⒈  制定法令。

⒉  固定成文的法令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制定法令。

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定令,令驃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。”
《文选·班固<公孙弘传赞>》:“定令则 赵禹、张汤,文章则 司马迁、相如。”
李善 注引《汉书》:“张汤 迁太中大夫与 赵禹 共定诸律令。”

⒉  固定成文的法令。

《魏书·世祖纪》:“上无定令,民知何从?”
《新唐书·刘子玄传》:“皇太子将释奠国学,有司具仪:从臣著衣冠,乘马。太子从之,因著为定令。”
《宋史·职官志十》:“又有年及七十,耄昏不堪牧养而不肯自陈宫观者,復申明旧法,著为定令以律之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定令"的意思解释、定令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捏造、点缀事实和一系列的否定令沃纳错上加错,他后来做出的诠释和澄清更是让指桑骂槐、蜚语蜚语和敌对豪情铺天盖地。

2.约瑟夫。阿尔克曼拒绝担任德意志银行*席的决定令同僚大吃一惊。

3.杨戬执定令旗下帐,把后队大红旗令二千杆,令三军麾旗,又令一千名军士擂鼓鸣金,比然有惊天动地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