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遁离俗的成语故事


飞遁离俗

拼音fēi dùn lí sú

基本解释飞遁:指隐退。指隐退而远离尘俗。

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七启》:“隐居大荒之庭,飞遁离俗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飞遁离俗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飞遁离俗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任人唯亲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,实行‘任人唯亲’,拉拢私党,组织小派别。”
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
畏缩不前 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弹张尧佐,与谏官皆上疏。及弹文公,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
目光短浅 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一章:“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,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。”
简明扼要 毛泽东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》:“讲话、演说、写文章和写决议案,都应当简明扼要。”
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首先应该扫荡的,倒是拉大旗作虎皮,包着自己,去吓唬别人。”
扬威耀武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扬威耀武显神通,走石飞沙弄本事。”
大千世界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》:“长老身材勿量大,笠子太小生。师云:‘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。’”
见危致命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
倦鸟知还 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